close
先來張美圖,這是我參與的一個庭院造景工程。
一、自地自建,自己分項發包好嗎?
這是很多業主在決定自地自建時,一定曾經考慮過的選項之一。
鋼筋、板模、灌漿、泥作......分項自己找人來作,就表面上來看,當然會划算。
但是!
重點來了,分項發包的時候,各項工程之間的協調與溝通,由誰來主導?業主有空整天待在工地嗎?
什麼時候該由那項工程優先?強碰的時候該如何?進度落後該如何?施工是很繁瑣的一連串看似分開的細節,實則都是環環相扣的,這個界面該由誰控制?將會影響一個房子的品質。
我看過很多情況,都是業主自己分項發包,但最後工程嚴重落後,不然就是沒辦法收拾善後,做錯打掉重來的狀況,這就不是原先業主自己分項發包想節省成本的原意了。
所以,該給營造廠或是承包商等專業的人去做事情,就不要自己勉強為之,畢竟蓋房子是需要經驗與技術的。
二、自地自建,自己買材料好嗎?
基本上一般情況下,自己買材料才有辦法去了解建材的等級與物價,但是,因為業主鮮少接觸這些建材相關廠商,買到的價格,未必會是最便宜的,營造廠或是承包商用量比較大,建材廠商給予的價錢會比較彈性。
若是業主想在成本上控管,可以詢問建材的行情,拿來與營造廠估價單上的單價相比,一般鋼筋、水泥、管線材料等等的行情都是比較透明的,至於磁磚、衛浴、廚房廚具、門窗等等這些建材上,等級落差很大,這些建議由業主自購,再請營造廠代工。
連工帶料對營造廠來說,也是有相當風險的,一來蓋房子耗時,物價波動機率大,買到便宜當然算營造廠賺到,但萬一漲價了,會壓縮掉利潤的。對業主自己出料也是一樣要擔負物價波動的風險。
全站熱搜